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

情緒」總是跟隨著「信念」

情緒」總是跟隨著「信念」
憂鬱症患者內心常有巨大的衝突。在憂鬱症病人心裡感受到的是,這個也不行,那個也不行,內心充滿了衝突與自責,覺得自己兩面不是人。
賽斯最主要思想便是,「情緒」不會單獨而無緣無故地存在,它總是忠實地跟隨著「信念」。
當我們追蹤個案憂鬱情緒的來源時,很多人都是根源於青少年時期的核心信念「我是個沒有用的人」,由於這信念如此堅強,
他整個人很容易成為環境的受害者。
此時我們如果沒能夠幫助病人處理核心信念,是無法真正幫助這個人的。它會造成當憂鬱症在嚴重期出現的「罪惡妄想」。
我有個門診個案,自從國中升高中後,他跟同學處不好,卻不知道為何會這樣。後來他認為一定是「自己不對」,這樣根深柢固的信念甚至變成脫離現實的妄想:「都是我不好,所以他們上課聊天時,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」。
  憂鬱症到最嚴重的程度時,常會出現幻聽。幻聽屬於第二人稱。常見的內容是這樣的:「你這個沒用的笨蛋,你為什麼不去死!」這種命令式幻聽往往令患者受不了而自殺。
這樣的患者到底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出現了什麼問題?從我治療過不少兒童及青少年的個案中,發現一個很重大的關鍵:這樣的人在兒童期對自己的雙親有著未分化的、很深的愛。
並不需要為別人負責
 兒童常常不知不覺地成了父母未竟的人生期望的達成者,背負著很大的家庭歷史性任務,不是為這個家求取成功,就是為這個家求取和諧。
這樣的兒童在逐漸長大時,也許發現一生「根本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」。因此,他的一生是在達成父母的期望、為父母而活,並非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悅,久而久之,終於得到了憂鬱症。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家庭的拯救者,偏偏內心又不認為自己真能辦到。
我們予以治療是藉由讓他明白過去的不幸及不愉快並非他的錯誤;讓他明白自己並不需要為別人負責。他存在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證明父母是對的,或達成父母尚未完成的人生期待。最後,他必須回歸生命的主體性。當他明白一個人只需為自己負責之後,自然也就能幫助別人。
我們回到韋小寶身上,雖然韋小寶跟康熙情同兄弟,但為了康熙要剿滅天地會,他可不幹;要他犧牲情義去刺殺康熙,做民族英雄,他也不幹。而當他回到主體性時,他破除了任何罪惡感──就是那五個字「老子不幹了」,他卸下了所有的執著。也卸下了所有他本來就不該承擔的事物。
這是可讓所有憂鬱症病人借鏡的地方。如果我們能在潛意識層面,幫助憂鬱症病人解除這種從小到大的「拯救者情懷」,他以後的人生就可以快活得不得了。
(摘錄自許醫師抗憂鬱處方 / 賽斯文化出版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